
本場音樂會,將帶來在台灣演出中較少見的法國號三重奏編制──即法國號、小提琴與鋼琴的組合。
音樂會將由德國後浪漫樂派巨擘布拉姆斯的《法國號三重奏》揭開序幕。此曲創作於1865年,是作曲家為悼念亡母所作,最初譜寫時,布拉姆斯特別選用了自然號(Naturhorn),其音色溫潤、略帶憂鬱,更貼近他當時內心的情感氛圍。隨著時代演進,這部作品在演出中多以現代轉閥式法國號呈現;然而,在本次台北場次中,特別邀請旅居德國的以色列法國號演奏家巴爾澤馬赫,以自然號演繹此經典曲目,期盼重現十九世紀的原始音色與純粹質感,為聽眾帶來難得的聆聽體驗。
音樂會的中段將帶來法國作曲家柯克瀾的《四首小品》。柯克瀾的創作融合了中世紀音樂、對位技法與印象派語彙,風格細膩、色彩繽紛,在這四個緊密相連的小品中展現出對旋律與和聲的深刻理解,也在形式上向布拉姆斯致意,呼應整場節目的主軸精神。
壓軸登場的作品,則是匈牙利作曲家李蓋悌為紀念布拉姆斯誕辰一百五十週年而創作的《法國號三重奏》。雖然李蓋悌本人曾否認此作與布拉姆斯有直接關聯,但其四樂章的結構、對位技法與古典曲式精神,無不展現對傳統的深刻對話。他更巧妙地融入東歐與非洲音樂元素,透過微分音與特殊音色設計,讓作品既傳承又創新,展現出強烈的當代語彙與個人風格。
本場音樂會從布拉姆斯的經典出發,經由柯克瀾的細膩詩意,最後抵達李蓋悌的現代聲響。透過三位作曲家橫跨德、法、奧匈的視角,共同勾勒出法國號三重奏的歷史軌跡與美學演進。在當今國際局勢動盪、文化交流日益珍貴的時代,此次來自台灣、德國與以色列三地的音樂家攜手合作,除了致敬過去,也致力於開拓未來。在悠遠而溫暖的號角聲中,邀請您一同穿越時空,體驗音樂描繪的時代風景與精神共鳴。
|演出曲目|
布拉姆斯:給小提琴、法國號和鋼琴的三重奏 作品40
Johannes Brahms: Trio für Violine, Horn und Klavier Op. 40
*台北場次將以自然號演出
*The Taipei concert will be performed on natural horn.
【中場休息】
柯克瀾:四首小品 作品32
Charles Koechlin: Quatre Petites Pièces pour piano, violon & cor Op. 32
李蓋悌:給小提琴、法國號和鋼琴的三重奏(向布拉姆斯致敬)
György Ligeti: Trio für Violine, Horn und Klavier (Hommage á Brah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