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 基隆藝文活動列表
「On Board 從基隆出發航向世界」常設展
日期:2025/01/01 ~ 2025/12/31
地點: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四號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跟著陽明出發,像一座座漂浮的島嶼,閃閃發光。
風吹浪打,船渡搖擺,每一艘貨櫃船都有其任務與目的地。
在運與輸的海路上,有這麼一群離家背井的海運工作者在崗位堅守著,選擇離開熟悉的陸路生活,航向無際大海。
本展跟著這群海運人,從他們的視角與動線,認識陽光折射浪花,閃閃發亮的海上時光。
基隆故事館「STORY100%」特展
日期:2025/01/01 ~ 2025/12/31
地點:基隆市中正區信一路181號 (基隆文化中心)
基隆故事館,作為訴說基隆故事的場所,以新的面貌重新開幕,此次常設展主題為「見證百年基隆」,以「基隆港」為核心主軸,帶領觀眾穿越百年歷史,一同探索基隆從「雞籠」到「基隆」的轉變,見證這座城市的興衰與繁榮。
本次展覽分為三大展區「漁撈港灣到海港市街」、「戰後復甦到繁華盛世」、「國際觀光到百年導航」。
透過船艙廊道的展示手法,喚起不同年代旅人對基隆的第一印象;空拍影像及歷史地圖區則細膩呈現基隆百年來的城市發展脈絡。
從1924年基隆從「街」升格為「市」,歷經太平洋戰爭時期(1941-1945)的軍事要港,到戰後的黃金歲月,完整記錄了基隆從在地到國際的蛻變歷程。
將涵蓋1990年代至2024年,基隆依然作為臺灣北部的國際貿易大港,持續訴說著百年來的興衰起落。
從1924年到2024年,基隆以港口城市的姿態,繼續流轉著未來的篇章,展現出其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2025年08月 基隆藝文活動列表
藝術法船慶典 - 讓另一個世界擁有當代藝術
日期:2025/08/23 ~ 2025/08/23
地點:基隆市中正區台2線215號 (八斗子觀光漁港C區停車場)
藝術法船慶典 - 讓另一個世界擁有當代藝術
活動來源:連結
2025年09月 基隆藝文活動列表
雨韻合唱團2025年度音樂會-造夢者
日期:2025/09/06 ~ 2025/09/06
地點:基隆市中正區信一路181號 (基隆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
雨韻合唱團2025年度音樂會-造夢者
活動來源:連結
2025年10月 基隆藝文活動列表
日本飛行船劇團 - 《桃太郎歷險記》
日期:2025/10/03 ~ 2025/10/03
地點:基隆市中正區信一路181號 (基隆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
日本飛行船劇團 - 《桃太郎歷險記》
活動來源:連結
風華再現—歷史中的流行音樂年代系列活動
日期:2025/10/17 ~ 2025/10/26
地點:202 基隆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西5館)
|特展|《鄉愁‧流轉與禁聲噤語》:1930-1980年代國臺語流行歌曲 🔸免費入場 🔸時間:10/17(五)-10/26(日)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西5館 臺灣流行音樂產業發展至今,堂堂邁入第一個一百年。
在這意義非凡的年份裡,特別是在自由開放的二十一世紀,一般民眾很難想像肇始之初的藝文環境。
自1931年有了第一首標示流行歌的〈烏貓行進曲〉,1932年電影宣傳曲〈桃花泣血記〉大受歡迎,到1987年解嚴,將近60年的時間,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有太多值得去深刻探索的流行音樂。
回顧這個與臺灣不同的語言族群、社會變遷和世界潮流綿密交織的音樂,它曾經填補許多人音樂上的鄉愁,它在發展流變之中,如何與複雜的政治糾葛,乃至於不少歌曲成為禁聲之音,實在深具歷史意義!從1930-1980這段期間,臺灣雖處於國內外政治經濟激烈變化的情勢中,卻也提供流行音樂多樣化的養分。
所以本展覽以當時常見的用詞,即國語流行歌曲與臺語流行歌曲兩大主軸,從其代表性的音樂人物、獨特的音樂現象與風格,再到外國文化的影響,與臺灣在地理位置上對於亞洲其他地區的影響等,擷取五大主題來呈現,包括: 主題一、戰後臺語歌曲新風格—許石與楊三郎、吳晉淮與劉福助的音樂年代; 主題二、再現上海時期歌曲與臺灣新創國語歌曲—臺灣第一個歌唱節目「群星會」與代表歌星; 主題三、外來文化傳入對臺灣流行音樂發展的影響—鼓霸樂隊與翻唱歌曲; 主題四、臺灣歌手在東南亞、香港與日本的發展; 主題五、禁歌與愛國歌曲。
讓代表庶民文化的流行歌曲,開啟我們的音樂視野! |演唱會|《歌‧在光陰裡》:1930-1980風華年代 🔸已開放售票! 🔸時間:10/24(五)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聽 🔸演出者與曲目(依出場序): 謝銘祐與麵包車樂團:《草螟仔弄雞公》、《牛犁歌》、《滿山春色》、《南都之夜》、《望你早歸》、《燒肉粽》、《鑼聲若響》、《黃昏的故鄉》、《黃昏城》 臺北爵士大樂隊:《桃花泣血記》 謝雷:《苦酒滿杯》、《多少柔情多少淚》、《安平追想曲》、《酒國英雄》 金佩姍:《一代女皇》、《夕陽山外山》、《何日君再來》 董事長樂團:《無緣》、《拚宵夜》、《熱情的沙漠》 主要以呈現超過半世紀以來,臺語流行歌曲和國語流行歌曲的經典再現,分為上、下半場,兩個半場規劃不同風格的流行音樂。
上半場以1930年代至1980年代的臺語歌曲為主軸,透過現場彈唱,包括主唱與小樂隊呈現當年「懷舊」的音樂氛圍。
下半場以1930年代至1980年代的樂隊歌曲為主軸,致敬一般聽眾較不會關注,但是卻對臺灣流行音樂貢獻卓越的鼓霸樂隊,以爵士樂隊器樂曲,搭配不同風格的歌手演唱國語歌曲、翻唱歌曲與禁歌。
活動來源:連結